一 概述
开源的(基于BSD协议),使用ANSI C 编写 ,基于内存的且可以持久化,高性能k-v的nosql数据库
支持数据结构类型丰富 (k只有String 类型 ,v 有很多类型)
1特性
Ø Redis支持数据的持久化,可以将内存中的数据保存在磁盘中,重启的时候可以再次加载进行使用。
Ø Redis不仅仅支持简单的key-value类型的数据,同时还提供list,set,zset,hash等数据结构的存储。
Ø Redis支持数据的备份,即master-slave模式的数据备份。
2 优势
Ø 性能极高 – Redis能读的速度是110000次/s,写的速度是81000次/s 。
Ø 丰富的数据类型 – Redis支持二进制案例的 Strings, Lists, Hashes, Sets 及 Ordered Sets 数据类型操作。
Ø 原子 – Redis的所有操作都是原子性的,同时Redis还支持对几个操作全并后的原子性执行。
Ø 丰富的特性 – Redis还支持 publish/subscribe, 通知, key 过期等等特性。
二安装
1 单机安装
1下载 2 上传linux系统 3 解压
4 进入Redis解压目录
5 对Redis编译
1 | make MALLOC=libc |
6 安装到指定目录
1 | make PREFIX=/usr/local/redis install |
安装完成
进入bin目录:
1 | redis-server redis服务器 |
将原Redis目录下make只有会有一个redis.conf文件,赋值到编译后的/redis目录下即可。
启动Redis服务:
1 | ./bin/redis-server ./redis.conf |
克隆回话 :
1 | 打开客户端 bin/redis-cli |
通过ip访问:
1 | bin/redis-cli -h 127.0.0.1 -p 6379 默认为localhost |
2 集群安装
2.1 伪分布主从环境搭建\
1.创建redis目录: mkdir redis
2.在redis目录下分别创建3个端口目录: 6380,6381,6382
(不在配置文件中写他的目录指定关系,直接在当前目录下执行,持久化目录)
3.当前目录下分别启动3个实例:
redis-server –port 6380
redis-server –port 6381 –slaveof 127.0.0.1 6380
redis-server –port 6382 –slaveof 127.0.0.1 6380
- 主从演示 crud权限,高可用
伪分布哨兵集群搭建:
1 拷贝src下的redis-sentinel至bin目录下:
2 启动三个主从redis实例
3 创建哨兵配置文件目录: mkdir sent
4 目录下创建启动配置文件病拷贝: vi s1.conf cp s2.conf s3.conf
配置文件内容:
port 26380,1,2
sentinel monitor sxt 127.0.0.1 6380 2
5 启动sentinel读取配置文件:
redis-sentinel s1.conf s2.conf s3.conf
6 测试:演示自动提备
2.2 主从全分布集群(自)单节点多实例
1 删除2.8 bin目录及文件:
# cd /opt/sxt/redis
# rm -fr bin
2 ftp 上传redis-cluster 目录到根目录
2 redis-cluster目录下解压redis 3.0 :
# tar xf redis…..gz
3 redis目录下make命令编译拷贝bin至 /opt/sxt/redis/下
# make && make PREFIX=/opt/sxt/redis install
成功后会有哨兵显示
4 测试 是否成功
# re+table
5 安装rubby编译环境
# yum -y install ruby rubygems
6 redis-cluster 目录下安装 redis gem 模块:
# gem install –local redis-3.3.0.gem
8 创建文件目录、主从节点并匹配端口(已完成):
redis集群 3.x版本
物理节点1个
指定3个主节点端口为7000、7001、7002
对应的3个从节点端口为7003、7004、7005
mkdir cluster-test
cd cluster-test
mkdir 7000 7001 7002 7003 7004 7005
9 创建配置文件redis.conf(启集群模式: 3.0 支持单机集群,但必须在配置文件中说明) (已完成)
指定不冲突的端口 及 <对应端口号>
文件内容:
声明支持集群模式
指定端口
在7000-7005每个目录中均放入redis.conf
redis.conf内容如下:
cluster-enabled yes
port 700X
11 创建集群,槽位认领
在安装目录下的src中,找到 redis-trib.rb 这是rubby脚本执行程序,完成redis3.0集群创建
1 | -- 将下方的192.168.80.81替换为自己的IP地址 |
自动分配了主从,自动分配了slots,所有槽都有节点处理,集群上线
启动集群
1 | bin/redis-server cluster/7001/7001.conf |
登录客户端:
1 | bin/redis-cli -c -h 192.168.80.100 -p 7001 |
配置Redis集群开机自启动:
1 | vim /etc/init.d/redisc |
将下方脚本写入redisc文件中
1 |
|
- 注册为系统服务
1 | chkconfig --add redisc |
以后可以使用命令来控制Redis的启动和关闭
启动:service redisc start
关闭:service redisc stop
- 配置为开机自启动
1 | chkconfig redisc on |
三操作
1 支持类型
键 ——————> 值 —-> (字符串,列表,散列(hash),集合,有序集合,HyperLogLog)
2 String类型
字符串类型是Redis中最为基础的数据存储类型,它在Redis中是二进制安全的,这便意味着该类型可以接受任何格式的数据,如JPEG图像数据或Json对象描述信息等。在Redis中字符串类型的Value最多可以容纳的数据长度是512M。
2.1 操作
l SET key value
设定该Key持有指定的字符串Value,如果该Key已经存在,则覆盖其原有值。返回值:总是返回”OK”
l GET key
获取指定Key的Value。如果与该Key关联的Value不是string类型,Redis将返回错误信息,因为GET命令只能用于获取string Value。
返回值:与该Key相关的Value,如果该Key不存在,则返回nil。
l MSET key value [key value …]
该命令原子性的完成参数中所有key/value的设置操作,其具体行为可以看成是多次迭代执行SET命令。
返回值:该命令不会失败,始终返回OK。
l MGET key [key …]
返回所有指定Keys的Values,如果其中某个Key不存在,或者其值不为string类型,该Key的Value将返回nil。
返回值:返回一组指定Keys的Values的列表。
l SETNX key value
如果指定的Key不存在,则设定该Key持有指定字符串Value,此时其效果等价于SET命令。相反,如果该Key已经存在,该命令将不做任何操作并返回。
返回值:1表示设置成功,否则0。
(not exists)
l MSETNX key value [key value …]
该命令原子性的完成参数中所有key/value的设置操作,其具体行为可以看成是多次迭代执行SETNX命令。然而这里需要明确说明的是,如果在这一批Keys中有任意一个Key已经存在了,那么该操作将全部回滚,即所有的修改都不会生效。返回值:1表示所有Keys都设置成功,0则表示没有任何Key被修改。
ü APPEND key value
如果该Key已经存在,APPEND命令将参数Value的数据追加到已存在Value的末尾。如果该Key不存在,APPEND命令将会创建一个新的Key/Value。
返回值:追加后Value的长度。
ü DECR key
将指定Key的Value原子性的递减1。如果该Key不存在,其初始值为0,在decr之后其值为-1。如果Value的值不能转换为整型值,如Hello,该操作将执行失败并返回相应的错误信息。。
返回值:递减后的Value值。
l INCR key
将指定Key的Value原子性的递增1。如果该Key不存在,其初始值为0,在incr之后其值为1。如果Value的值不能转换为整型值,如Hello,该操作将执行失败并返回相应的错误信息。
返回值:递增后的Value值。
l DECRBY key decrement
将指定Key的Value原子性的减少decrement。如果该Key不存在,其初始值为0,在decrby之后其值为-decrement。如果Value的值不能转换为整型值,如Hello,该操作将执行失败并返回相应的错误信息。注意:该操作的取值范围是64位有符号整型。
返回值:减少后的Value值。
l INCRBY key increment
将指定Key的Value原子性的增加increment。如果该Key不存在,其初始值为0,在incrby之后其值为increment。如果Value的值不能转换为整型值,如Hello,该操作将执行失败并返回相应的错误信息。注意:该操作的取值范围是64位有符号整型。
返回值:增加后的Value值。
l GETSET key value
原子性的设置该Key为指定的Value,同时返回该Key的原有值。和GET命令一样,该命令也只能处理string Value,否则Redis将给出相关的错误信息。
返回值:返回该Key的原有值,如果该Key之前并不存在,则返回nil。
l STRLEN key
返回指定Key的字符值长度,如果Value不是string类型,Redis将执行失败并给出相关的错误信息。
返回值:指定Key的Value字符长度,如果该Key不存在,返回0。
l SETEX key seconds value
原子性完成两个操作,一是设置该Key的值为指定字符串,同时设置该Key在Redis服务器中的存活时间(秒数)。该命令主要应用于Redis被当做Cache服务器使用时。
(expire)
l SETRANGE key offset value
替换指定Key的部分字符串值。从offset开始,替换的长度为该命令第三个参数value的字符串长度,其中如果offset的值大于该Key的原有值Value的字符串长度,Redis将会在Value的后面补齐(offset - strlen(value))数量的0x00,之后再追加新值。如果该键不存在,该命令会将其原值的长度假设为0,并在其后添补offset个0x00后再追加新值。鉴于字符串Value的最大长度为512M,因此offset的最大值为536870911。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该命令在执行时致使指定Key的原有值长度增加,这将会导致Redis重新分配足够的内存以容纳替换后的全部字符串,因此就会带来一定的性能折损。
返回值:修改后的字符串Value长度。
l GETRANGE key start end
截取字符串。该命令在截取子字符串时,将以闭区间的方式同时包含start(0表示第一个字符)和end所在的字符,如果end值超过Value的字符长度,该命令将只是截取从start开始之后所有的字符数据。
返回值:子字符串;
l SETBIT key offset value
设置在指定Offset上BIT的值,该值只能为1或0,在设定后该命令返回该Offset上原有的BIT值。如果指定Key不存在,该命令将创建一个新值,并在指定的Offset上设定参数中的BIT值。如果Offset大于Value的字符长度,Redis将拉长Value值并在指定Offset上设置参数中的BIT值,中间添加的BIT值为0。最后需要说明的是Offset值必须大于0。
返回值:在指定Offset上的BIT原有值。
l GETBIT key offset
返回在指定Offset上BIT的值,0或1。如果Offset超过string value的长度,该命令将返回0,所以对于空字符串始终返回0。
返回值:在指定Offset上的BIT值。
(布隆过滤器)
3 list类型
在Redis中,List类型是按照插入顺序排序的字符串链表。和数据结构中的普通链表一样,我们可以在其头部(left)和尾部(right)添加新的元素。在插入时,如果该键并不存在,Redis将为该键创建一个新的链表。与此相反,如果链表中所有的元素均被移除,那么该键也将会被从数据库中删除。List中可以包含的最大元素数量是4294967295。
从元素插入和删除的效率视角来看,如果我们是在链表的两头插入或删除元素,这将会是非常高效的操作,即使链表中已经存储了百万条记录,该操作也可以在常量时间内完成。然而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元素插入或删除操作是作用于链表中间,那将会是非常低效的。
3.1 操作
l LPUSH key value [value …]
在指定Key所关联的List Value的头部插入参数中给出的所有Values。如果该Key不存在,该命令将在插入之前创建一个与该Key关联的空链表,之后再将数据从链表的头部插入。如果该键的Value不是链表类型,该命令将返回相关的错误信息。
返回值:插入后链表中元素的数量。
l LPUSHX key value
仅有当参数中指定的Key存在时,该命令才会在其所关联的List Value的头部插入参数中给出的Value,否则将不会有任何操作发生。
返回值:插入后链表中元素的数量。
l LRANGE key start stop
该命令的参数start和end都是0-based。即0表示链表头部(leftmost)的第一个元素。其中start的值也可以为负值,-1将表示链表中的最后一个元素,即尾部元素,-2表示倒数第二个并以此类推。该命令在获取元素时,start和end位置上的元素也会被取出。如果start的值大于链表中元素的数量,空链表将会被返回。如果end的值大于元素的数量,该命令则获取从start(包括start)开始,链表中剩余的所有元素。
返回值:返回指定范围内元素的列表。
l LPOP key
返回并弹出指定Key关联的链表中的第一个元素,即头部元素。如果该Key不存,返回nil。
返回值:链表头部的元素。
l LLEN key
返回指定Key关联的链表中元素的数量,如果该Key不存在,则返回0。如果与该Key关联的Value的类型不是链表,则返回相关的错误信息。
返回值:链表中元素的数量。
l LREM key count value
在指定Key关联的链表中,删除前count个值等于value的元素。如果count大于0,从头向尾遍历并删除,如果count小于0,则从尾向头遍历并删除。
如果count等于0,则删除链表中所有等于value的元素。如果指定的Key不存在,则直接返回0。
返回值:返回被删除的元素数量。
l LSET key index value
设定链表中指定位置的值为新值,其中0表示第一个元素,即头部元素,-1表示尾部元素。如果索引值Index超出了链表中元素的数量范围,该命令将返回相关的错误信息。
(对指定脚标的值进行设置)
l LINDEX key index
该命令将返回链表中指定位置(index)的元素,index是0-based,表示头部元素,如果index为-1,表示尾部元素。如果与该Key关联的不是链表,该命令将返回相关的错误信息。
返回值:返回请求的元素,如果index超出范围,则返回nil。
(读出指定脚标的值)
l LTRIM key start stop
该命令将仅保留指定范围内的元素,从而保证链接中的元素数量相对恒定。start和stop参数都是0-based,0表示头部元素。和其他命令一样,start和stop也可以为负值,-1表示尾部元素。如果start大于链表的尾部,或start大于stop,该命令不错报错,而是返回一个空的链表,与此同时该Key也将被删除。如果stop大于元素的数量,则保留从start开始剩余的所有元素。
l LINSERT key BEFORE|AFTER pivot value
该命令的功能是在pivot元素的前面或后面插入参数中的元素value。如果Key不存在,该命令将不执行任何操作。如果与Key关联的Value类型不是链表,相关的错误信息将被返回。
返回值:成功插入后链表中元素的数量,如果没有找到pivot,返回-1,如果key不存在,返回0。
(在指定的某个value前或后插入一个新的value)
l RPUSH key value [value …]
在指定Key所关联的List Value的尾部插入参数中给出的所有Values。如果该Key不存在,该命令将在插入之前创建一个与该Key关联的空链表,之后再将数据从链表的尾部插入。如果该键的Value不是链表类型,该命令将返回相关的错误信息。
返回值:插入后链表中元素的数量。
l RPUSHX key value
仅有当参数中指定的Key存在时,该命令才会在其所关联的List Value的尾部插入参数中给出的Value,否则将不会有任何操作发生。
返回值:插入后链表中元素的数量。
l RPOP key
返回并弹出指定Key关联的链表中的最后一个元素,即尾部元素,。如果该Key不存,返回nil。
返回值:链表尾部的元素。
l RPOPLPUSH source destination
原子性的从与source键关联的链表尾部弹出一个元素,同时再将弹出的元素插入到与destination键关联的链表的头部。如果source键不存在,该命令将返回nil,同时不再做任何其它的操作了。如果source和destination是同一个键,则相当于原子性的将其关联链表中的尾部元素移到该链表的头部。
返回值:返回弹出和插入的元素。
4 hash类型
Redis中的Hashes类型可以看成具有String Key和String Value的map容器。所以该类型非常适合于存储值对象的信息。如用户信息:Username、Password和Age等。每一个Hash可以存储4294967295个键值对。
4.1 操作
l HSET key field value
为指定的Key设定Field/Value对,如果Key不存在,该命令将创建新Key以参数中的Field/Value对,如果参数中的Field在该Key中已经存在,则用新值覆盖其原有值。
返回值:1表示新的Field被设置了新值,0表示Field已经存在,用新值覆盖原有值。
l HGET key field
返回指定Key中指定Field的关联值。
返回值:返回参数中Field的关联值,如果参数中的Key或Field不存,返回nil。
l HSETNX key field value
只有当参数中的Key或Field不存在的情况下,为指定的Key设定Field/Value对,否则该命令不会进行任何操作。
返回值:1表示新的Field被设置了新值,0表示Key或Field已经存在,该命令没有进行任何操作。
l HEXISTS key field
判断指定Key中的指定Field是否存在。
返回值:1表示存在,0表示参数中的Field或Key不存在。
l HLEN key
获取该Key所包含的Field的数量。 返回Key包含的Field数量,如果Key不存在,返回0。
l HDEL key field [field …]
从指定Key的Hashes Value中删除参数中指定的多个字段,如果不存在的字段将被忽略。
返回值:如果Key不存在,则将其视为空Hashes,并返回0,否则返回实际删除的Field数量。
l HINCRBY key field increment
增加指定Key中指定Field关联的Value的值。如果Key或Field不存在,该命令将会创建一个新Key或新Field,并将其关联的Value初始化为0,之后再指定数字增加的操作。该命令支持的数字是64位有符号整型,即increment可以负数。返回值:运算后的值。
l HGETALL key
获取该键包含的所有Field/Value。其返回格式为一个Field、一个Value,并以此类推。
返回值:Field/Value的列表。
l HKEYS key
返回指定Key的所有Fields名。
返回值:Field的列表。
l HVALS key
返回指定Key的所有Values名。
返回值:Value的列表。
l HMGET key field [field …]
获取和参数中指定Fields关联的一组Values。如果请求的Field不存在,其值返回nil。如果Key不存在,该命令将其视为空Hash,因此返回一组nil。
返回值:返回和请求Fields关联的一组Values,其返回顺序等同于Fields的请求顺序。
l HMSET key field value [field value …]
逐对依次设置参数中给出的Field/Value对。如果其中某个Field已经存在,则用新值覆盖原有值。如果Key不存在,则创建新Key,同时设定参数中的Field/Value。
5 set类型常见操作
在Redis中,我们可以将Set类型看作为没有排序的字符串集合。Set可包含的最大元素数量是4294967295。
Set类型在功能上还存在着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性,即在服务器端完成多个Sets之间的聚合计算操作,如unions、intersections和differences。由于这些操作均在服务端完成,因此效率极高,而且也节省了大量的网络IO开销。
5.1常见操作
l SADD key member [member …]
如果在插入的过程用,参数中有的成员在Set中已经存在,该成员将被忽略,而其它成员仍将会被正常插入。如果执行该命令之前,该Key并不存在,该命令将会创建一个新的Set,此后再将参数中的成员陆续插入。
返回值:本次操作实际插入的成员数量。
l SCARD key
获取Set中成员的数量。
返回值:返回Set中成员的数量,如果该Key并不存在,返回0。
l SISMEMBER key member
判断参数中指定成员是否已经存在于与Key相关联的Set集合中。
返回值:1表示已经存在,0表示不存在,或该Key本身并不存在。
l SMEMBERS key
获取与该Key关联的Set中所有的成员。
返回值:返回Set中所有的成员。
l SPOP key
随机的移除并返回Set中的某一成员。 由于Set中元素的布局不受外部控制,因此无法像List那样确定哪个元素位于Set的头部或者尾部。
返回值:返回移除的成员,如果该Key并不存在,则返回nil。
l SRANDMEMBER key
和SPOP一样,随机的返回Set中的一个成员,不同的是该命令并不会删除返回的成员。
返回值:返回随机位置的成员,如果Key不存在则返回nil。
l SREM key member [member …]
从与Key关联的Set中删除参数中指定的成员,不存在的参数成员将被忽略,如果该Key并不存在,将视为空Set处理。
返回值:从Set中实际移除的成员数量,如果没有则返回0。
l SMOVE source destination member
原子性的将参数中的成员从source键移入到destination键所关联的Set中。如果该成员在source中并不存在,该命令将不会再执行任何操作并返回0,否则,该成员将从source移入到destination。如果此时该成员已经在destination中存在,那么该命令仅是将该成员从source中移出。
返回值:1表示正常移动,0表示source中并不包含参数成员。
l SDIFF key [key …]
返回参数中第一个Key所关联的Set和其后所有Keys所关联的Sets中成员的差异。如果Key不存在,则视为空Set。
返回值:差异结果成员的集合。
l SDIFFSTORE destination key [key …]
该命令和SDIFF命令在功能上完全相同,两者之间唯一的差别是SDIFF返回差异的结果成员,而该命令将差异成员存储在destination关联的Set中。如果destination键已经存在,该操作将覆盖它的成员。
返回值:返回差异成员的数量。
l SINTER key [key …]
该命令将返回参数中所有Keys关联的Sets中成员的交集。因此如果参数中任何一个Key关联的Set为空,或某一Key不存在,那么该命令的结果将为空集。
返回值:交集结果成员的集合。
l SINTERSTORE destination key [key …]
该命令和SINTER命令在功能上完全相同,两者之间唯一的差别是SINTER返回交集的结果成员,而该命令将交集成员存储在destination关联的Set中。如果destination键已经存在,该操作将覆盖它的成员。
返回值:返回交集成员的数量。
l SUNION key [key …]
该命令将返回参数中所有Keys关联的Sets中成员的并集。
返回值:并集结果成员的集合。
l SUNIONSTORE destination key [key …]
该命令和SUNION命令在功能上完全相同,两者之间唯一的差别是SUNION返回并集的结果成员,而该命令将并集成员存储在destination关联的Set中。如果destination键已经存在,该操作将覆盖它的成员。
返回值:返回并集成员的数量。
6 zset (sortedSet)
Sorted-Sets和Sets类型极为相似,它们都是字符串的集合,都不允许重复的成员出现在一个Set中。它们之间的主要差别是Sorted-Sets中的每一个成员都会有一个分数(score)与之关联,Redis正是通过分数来为集合中的成员进行从小到大的排序。然而需要额外指出的是,尽管Sorted-Sets中的成员必须是唯一的,但是分数**(score)**却是可以重复的。
在Sorted-Set中添加、删除或更新一个成员都是非常快速的操作,由于Sorted-Sets中的成员在集合中的位置是有序的,因此,即便是访问位于集合中部的成员也仍然是非常高效的。事实上,Redis所具有的这一特征在很多其它类型的数据库中是很难实现的,换句话说,在该点上要想达到和Redis同样的高效,在其它数据库中进行建模是非常困难的。
6.1 操作
l ZADD key score member [score] [member]
添加参数中指定的所有成员及其分数到指定key的Sorted-Set中,在该命令中我们可以指定多组score/member作为参数。如果在添加时参数中的某一成员已经存在,该命令将更新此成员的分数为新值,同时再将该成员基于新值重新排序。如果键不存在,该命令将为该键创建一个新的Sorted-Sets Value,并将score/member对插入其中。
返回值:本次操作实际插入的成员数量。
l ZINCRBY key increment member
该命令将为指定Key中的指定成员增加指定的分数。如果成员不存在,该命令将添加该成员并假设其初始分数为0,此后再将其分数加上increment。如果Key不存,该命令将创建该Key及其关联的Sorted-Sets,并包含参数指定的成员,其分数为increment参数。
返回值:以字符串形式表示的新分数。
l ZCARD key
获取与该Key相关联的Sorted-Sets中包含的成员总数量。
返回值:返回Sorted-Sets中的成员数量,如果该Key不存在,返回0。
l ZCOUNT key min max
该命令用于获取分数**(score)**在min和max之间的成员数量。缺省情况下,min和max表示的范围是闭区间范围,即min <= score <= max内的成员将被返回。然而我们可以通过在min和max的前面添加”(“字符来表示开区间,如(min max表示min < score <= max,而(min (max表示min < score < max。
返回值:分数指定范围内成员的数量。
l ZRANGE key start stop [WITHSCORES]
该命令返回排名在参数start和stop指定范围内的成员,这里start和stop参数都是0-based,即0表示第一个成员,-1表示最后一个成员。如果start大于该Sorted-Set中的最大索引值,或start > stop,此时一个空集合将被返回。如果stop大于最大索引值,该命令将返回从start到集合的最后一个成员。如果命令中带有可选参数WITHSCORES选项,该命令在返回的结果中将包含每个成员的分数值,如value1,score1,value2,score2…。
返回值:返回索引在start和stop之间的成员列表。
l ZREVRANGE key start stop [WITHSCORES]
该命令的功能和ZRANGE基本相同,唯一的差别在于顺序相反。
返回值:返回指定的成员列表。
l ZRANGEBYSCORE key min max [WITHSCORES] [LIMIT offset count]
该命令将返回分数在min和max范围内的成员,即满足表达式min <= score <= max的成员,其中返回的成员是按照其分数从低到高的顺序返回,如果成员具有相同的分数,则按成员的字典顺序返回。可选参数LIMIT用于限制返回成员的数量范围。可选参数offset表示从符合条件的第offset个成员开始返回,同时返回count个成员。
返回值:返回分数在指定范围内的成员列表。
l ZREVRANGEBYSCORE key max min [WITHSCORES] [LIMIT offset count]
该命令除了排序方式是基于从高到低的分数排序之外,其它功能和参数含义均与ZRANGEBYSCORE相同。
返回值:返回分数在指定范围内的成员列表。
l ZRANK key member
该命令将返回参数中指定成员的位置值(按分数由低到高的顺序),其中0表示第一个成员,它是Sorted-Set中分数最低的成员。
返回值:如果该成员存在,则返回它的位置索引值。否则返回nil。
l ZREVRANK key member
该命令的功能和ZRANK基本相同,唯一的差别在于顺序相反
返回值:如果该成员存在,则返回它的位置索引值。否则返回nil。
l ZSCORE key member
获取指定成员的分数。
返回值:如果该成员存在,以字符串的形式返回其分数,否则返回nil。
l ZREM key member [member …]
该命令将移除参数中指定的成员,其中不存在的成员将被忽略。如果与该Key关联的Value不是Sorted-Set,相应的错误信息将被返回。
返回值:实际被删除的成员数量。
l ZREMRANGEBYRANK key start stop
删除索引位置位于start和stop之间的成员,start和stop都是0-based,即0表示分数最低的成员,-1表示最后一个成员,即分数最高的成员。
返回值:被删除的成员数量。
l ZREMRANGEBYSCORE key min max
删除分数在min和max之间的所有成员,即满足表达式min <= score <= max的所有成员。对于min和max参数,可以采用开区间的方式表示,具体规则参照ZCOUNT。
返回值:被删除的成员数量。
7 其他操作
7.1 key通用操作
l KEYS pattern
获取所有匹配pattern参数的Keys。需要说明的是,在我们的正常操作中应该尽量避免对该命令的调用,因为对于大型数据库而言,该命令是非常耗时的,对Redis服务器的性能打击也是比较大的。
pattern支持glob-style的通配符格式,如星号(shift+8)表示任意一个或多个字符,?表示任意字符,[abc]
表示方括号中任意一个字母.匹配模式的键列表
l DEL key [key …]
从数据库删除中参数中指定的keys,如果指定键不存在,则直接忽略。还需要另行指出的是,如果指定的Key关联的数据类型不是String类型,而是List、Set、Hashes和Sorted Set等容器类型,该命令删除每个键的时间复杂度为O(M),其中M表示容器中元素的数量。而对于String类型的Key,其时间复杂度为O(1)。
返回值:实际被删除的Key数量。
l EXISTS key
判断指定键是否存在。
返回值:1表示存在,0表示不存在。
l MOVE key db
将当前数据库中指定的键Key移动到参数中指定的数据库中。如果该Key在目标数据库中已经存在,或者在当前数据库中并不存在,该命令将不做任何操作并返回0。
返回值:移动成功返回1,否则0。
在redis.conf文件中定义了redis的默认库的数据
我们可以使用select 数值 来进行库的切换: select 10.
l RENAME key newkey
为指定的键重新命名,如果参数中的两个Keys的名字相同,或者是源Key不存在,该命令都会返回相关的错误信息。如果newKey已经存在,则直接覆盖。
l RENAMENX key newkey
如果新值不存在,则将参数中的原值修改为新值。其它条件和RENAME一致。
返回值:1表示修改成功,否则0。
l PERSIST key
如果Key存在过期时间,该命令会将其过期时间消除,使该Key不再有超时,而是可以持久化存储。
返回值:1表示Key的过期时间被移除,0表示该Key不存在或没有过期时间。
l EXPIRE key seconds
该命令为参数中指定的Key设定超时的秒数,在超过该时间后,Key被自动的删除。如果该Key在超时之前被修改,与该键关联的超时将被移除。
返回值:1表示超时被设置,0则表示Key不存在,或不能被设置。
l EXPIREAT key timestamp
该命令的逻辑功能和EXPIRE完全相同,唯一的差别是该命令指定的超时时间是绝对时间,而不是相对时间。该时间参数是Unix timestamp格式的,即从1970年1月1日开始所流经的秒数。
返回值:1表示超时被设置,0则表示Key不存在,或不能被设置。
l TTL key
获取该键所剩的超时描述。
返回值:返回所剩描述,如果该键不存在或没有超时设置,则返回-1。
l RANDOMKEY
从当前打开的数据库中随机的返回一个Key。
返回值:返回的随机键,如果该数据库是空的则返回nil。
l TYPE key
获取与参数中指定键关联值的类型,该命令将以字符串的格式返回。
返回值:返回的字符串为string、list、set、hash和zset,如果key不存在返回none。
8 事务
Redis 事务可以一次执行多个命令, 并且带有以下两个重要的保证:
l 事务是一个单独的隔离操作:事务中的所有命令都会序列化、按顺序地执行。事务在执行的过程中,不会被其他客户端发送来的命令请求所打断。
l 事务是一个原子操作:事务中的命令要么全部被执行,要么全部都不执行。
一个事务从开始到执行会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开始事务。MULTI
命令入队。
执行事务。EXEC
8.1 常用命令
l MULTI
Redis Multi 命令用于标记一个事务块的开始。
事务块内的多条命令会按照先后顺序被放进一个队列当中,最后由 EXEC 命令原子性(atomic)地执行。
返回值:总是返回OK
l EXEC
Redis Exec 命令用于执行所有事务块内的命令
返回值: 事务块内所有命令的返回值,按命令执行的先后顺序排列。 当操作被打断时,返回空值 nil 。
l DISCARD
Redis Discard 命令用于取消事务,放弃执行事务块内的所有命令。
返回值: 总是返回 OK 。
l WATCH
Redis Watch 命令用于监视一个(或多个) key ,如果在事务执行之前这个(或这些) key 被其他命令所改动,那么事务将被打断
l UNWATCH
Redis Unwatch 命令用于取消 WATCH 命令对所有 key 的监视
四redis 的java客户端Jedis
使用java操作Redis
在redis.conf配置文件中 bind 127.0.0.1 代表的是外部 不可以访问redis
做法:编辑redis.conf文件,注释掉bind 127.0.0.1
在redis.conf文件中设置密码
编辑redis.conf文件,找到requirepass 默认是被注释的。
打开注释,然后在requirepass后面写上我们要设置的密码。
linux 连接客户端
1 | bin/redis-cli -h ip -p 6379 -a admin |
maven依赖
1 | <dependency> |
1 String 类型操作
1 | //string操作 |
2 list
1 | //list操作 |
3 hash
1 |
|
4 set
1 | //set操作 |
5 sortedset
1 | //sortedset操作 |
6 key的常见操作
1 | //key的通用操作 |
五 Redis的持久化
Redis将内存存储和持久化存储相结合,即可提供数据访问的高效性,又可保证数据存储的安全性
1 Redis数据持久化机制介绍
1). RDB持久化:
该机制是指在指定的时间间隔内将内存中的数据集快照写入磁盘。 类似于hdfs的fsimage
2). AOF(append only file)持久化:
该机制将以日志的形式记录服务器所处理的每一个写操作,在Redis服务器启动之初会读取该文件来重新构建数据库,以保证启动后数据库中的数据是完整的。
3). 同时应用AOF和RDB。
4). 无持久化:
可通过配置的方式禁用Redis服务器的持久化功能,这样我们就可以将Redis视为一个功能加强版的memcached了
2 Redis数据持久化配置与测试
l RDB快照方式:
是将数据转为二进制进行存储
缺省情况下,Redis会将数据集的快照dump到dump.rdb文件中。此外,我们也可以通过配置文件来修改Redis服务器dump快照的频率,在打开redis.conf文件之后,我们搜索save,可以看到下面的配置信息:
Ø save 900 1
#在900秒(15分钟)之后,如果至少有1个key发生变化,则dump内存快照。
Ø save 300 10
#在300秒(5分钟)之后,如果至少有10个key发生变化,则dump内存快照。
Ø save 60 10000
#在60秒(1分钟)之后,如果至少有10000个key发生变化,则dump内存快照。
注意:关于dump.rdb文件存储的位置,它是设置是在redis.conf文件中
dir ./ 这段配置指的是服务器启动时的当前路径。
产生一个RDB:
1 | 1 阻塞方式 客户端执行save命令 |
策略:
1 | 自动 按照配置文件满足就执行bgsave |
l AOF日志文件方式:
采用追加的方式保存(追加的是写操作的命令) 默认文件为 appendonly.aof
记录所有的写操作命令,在服务启动时使用这些命令可以还原数据库
可以调整aof的持久化策略 ,在服务器出现故障时,不丢失任何数据,也可以丢失一秒的数据,相对于rdb损失小的多
不能保证绝对不丢失数据
aof重写机制
aof文件过大 合并重复的操作,aof会使用尽可能少的命令来记录
重写过程
1 fork一个子进程负责重写aof文件
2 子进程创建一个临时文件写入aof信息
3 父进程会开辟一个内存换冲区 接收新的写明令
4 子进程重写完后,父进程获得一个信号.将父进程接受到的新的写操作有子进程写入临时文件中
5 新文件替代旧文件
注意 如果写操作出现故障导致命令写半截 可以使用Redis-check-aof工具修复
Ø AOF日志持久化机制的开启:
将appendonly no 改为
appendonly yes
Ø AOF同步方式的配置:
在Redis的配置文件中存在三种同步方式,它们分别是:
appendfsync always #每次有数据修改发生时都会写入AOF文件。
appendfsync everysec #每秒钟同步一次,该策略为AOF的缺省策略。
appendfsync no #从不同步。高效但是数据不会被持久化。
3 RDB与AOF对比总结
l RDB存在哪些优势呢?
1). 数据的备份和恢复非常方便,因为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持久化文件
2). 性能最大化。对于Redis的服务进程而言,在开始持久化时,它唯一需要做的只是fork出子进程,之后再由子进程完成这些持久化的工作,这样就可以极大的避免服务进程执行IO操作了。
3). 相比于AOF机制,如果数据集很大,RDB的启动效率会更高。
l RDB又存在哪些劣势呢?
1).系统一旦在定时持久化之前出现宕机现象,此前没有来得及写入磁盘的数据都将丢失。
2). 由于RDB是通过fork子进程来协助完成数据持久化工作的,因此,如果当数据集较大时,可能会导致整个服务器停止服务几百毫秒,甚至是1秒钟。
l AOF的优势有哪些呢?
1). 该机制可以带来更高的数据安全性,即数据持久性。Redis中提供了3
种同步策略,即每秒同步、每修改同步和不同步。
2).对日志文件的写入操作采用的是append模式,因此在写入过程中即使出现宕机现象,也不会破坏日志文件中已经存在的内容。
3). 如果日志过大,Redis可以自动启用rewrite机制迅速“瘦身”(也可手动触发aof的rewrite操作,命令: bgrewriteaof)
4). AOF日志格式清晰、易于理解,很容易用AOF日志文件完成数据的重建。
l AOF的劣势有哪些呢?
1). 对于相同数量的数据集而言,AOF文件通常要大于RDB文件。
2). 根据同步策略的不同,AOF在运行效率上往往会慢于RDB。总之,每秒同步策略的效率是比较高的,同步禁用策略的效率和RDB一样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