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明月
近期,读了很多的历史书籍,如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渤海小吏的百战系列,李开元的秦迷,秦崩等,又因此略读了正史–二十四史,深深感觉到历史的因果之美,如是因,如是果。正如明月老师说的那样,读史不是啥以史为鉴,“所有的错误,不管你读了多少史,你该犯的错,一样都不会少。”。因为人性使然。读史读到最后,要明白,当年有太多的不得已(大量的利益与危险交杂在一起)。亡国之君不一定都是混蛋,奸臣当道不见得就那么可恨,忠臣孝子也要扒开来看。没有一个重大选择是轻松的。读史对于个人来说,是为了让我设身处地体会到,如果未来你也会面对这种情况,你会咋选,以及选完后明白它的结局走向。路怎么走,还是需要你自己挑。希望我在未来的人生抉择中变得微笑从容。
写这个系列主要是为了帮自己梳理中国历史的脉络也是个人读历史书籍的一个总结与沉淀。
一 何为正史
1.史书体例
1.编年体
是按年月日顺序记载的中国史书体裁。如:《春秋》,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的《春秋》加以整理修订而成的。《左传》,我国第一部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原名《春秋左氏传》,相传为春秋末年的鲁国史官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简称《左传》。《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也是我国编年体通史的杰作,北宋司马光(1019—1086)主编,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至五代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记载了1362年的历史,花了19年的时间编写成的。
2.纪传体
是东亚史书的一种形式,是以本纪、列传人物为纲、时间为纬、反映历史事件的一种史书编纂体例。从体裁的形式上看,纪传体是本纪、世家、列传、书志、表的综合。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西汉司马迁编纂的《史记》。
3.纪事本末体
是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的史书体例。首创者是南宋的袁枢,他的《通鉴纪事本末》就采用这种体例。纪事本末体,既不同于编年体之以纪年为主,也不同于纪传体之以传人为主,而是以记事为主,把历史上的大事,详其首尾,集中表述其过程。无论是编年体还是纪传体,在记事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足。用此体改编或创作的史书很多,明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元史纪事本末》、张鉴《西夏纪事本末》、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近人黄鸿寿《清史纪事本末》等,贯通古今,自成系统。这是各朝代的纪事本末。
4.国别体
是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如:《国语》是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记,又称国记,是一部分国记事的历史散文,起自西周穆王,讫于战国初年的鲁悼公,分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等八国的历史。《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西汉后期的刘向校理群书,加以整理,去其重复,得33篇,按国别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宋、卫、中山12国策,定名为《战国策》。晋陈寿《三国志》记载了魏、蜀、吴三国的历史。
5.断代史和通史
断代史:主要特点是只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通史:连贯地记叙各个时代的史实的史书称为通史。如:西汉司马迁的《史记》(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因为他记载了上古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时代,历时三千多年的史实。
注
从《史记》到《明史》的二十四史,除了《史记》以外,均为断代史。以上的六种体例是按不同的标准分的。实际上,同一史书按不同标准可同时归入不同的体例。如《三国志》,就既是纪传体史书,又是国别体史书,同时还属断代史史书体例。再如《史记》既是通史,又是纪传体。
2.正史
1.何为正史
史学领域中的正史专指从史记到明史这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 这个正史概念源自隋经籍志,到四库全书正式确立。
根据上述说法正史是指以纪传体(指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的体裁)为编撰体例的史书。纪传体不一定是正史,而正史一定是纪传体。早期我国史书如《春秋》等都为编年体史书,后司马迁在编写《史记》过程中增补了本纪、世家、列传、志、表,班固编写《汉书》沿用此体例,但删去世家。此后纪传体被各朝史学为正规体列。而以纪传体为编写体例的书也就称作正史,意味用正规体例写作的史书。
个人见解:
史确有正史,但与之对应的并不是野史(即非24史的不一定是野史)。正野之分是极其简单粗暴的二分法不可取。正史多是由历代王朝官修,定义前朝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历代王朝敲定的史书对应分类有正史类,编年类,别史类,杂史类,史评类,史钞类(分类取自-《四库全书总目·史部》为依据的中国传统史学门类)等。不是正史(分类中)不等于真实性更低,不在分类正史中原因大概有三:1.不是朝代官修史书。2.体例不是纪传体。3.不是后代官修史书。如:《资治通鉴》是编年史类不是纪传体故在分类中不属于正史,但编年形式在叙史方面编纂质量之高比之部分正史有过之无不及。《东观汉记》是东汉官修当代纪传体史书,但分类中不是正史,原因是不是后代官修史书(东汉的正史是《后汉书》)。《明实录》是明代历朝官修的当代编年体史书,分类中不是正史。《春秋》是四库分类中的经部。研究历史不可只看正史,需正史和非正史(如:《资治通鉴》)相互验证与阅读。
2.二十四史
中国二十四史:清朝时乾隆帝诏定《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二十四史为正史。后1921年北洋军阀政府又增《新元史》(为订补《元史》而作),合称二十五史。《清史稿》之所以取名为《清史稿》,而不叫《清史》,就是认为《清史稿》是未定本。《清史》是我国一个重大学术性文化工程,从2002年8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批准启动《清史》编纂工作,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已六易其稿,拟定了共92卷的《清史》目录,计划每卷约35万字(暂未出版)。
编号 | 书名 | 作者 | 今本卷数 | 成书时间及顺序 | 历史跨度 |
---|---|---|---|---|---|
1 | 史记 | 西汉·司马迁 | 130 | 前93年,第一 | 撰写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约公元前3000年),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间共约3000多年的历史。 |
2 | 汉书 | 东汉·班固 | 100 | 83年,第二 | 主要记述了上起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历史 |
3 | 后汉书 | 南朝宋·范晔 | 120 | 445年,第四 | 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5年的史事。 |
4 | 三国志 | 西晋·陈寿 | 65 | 289年,第三 | 从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九十六年的历史。 |
5 | 晋书 | 唐·房玄龄等作者共二十一人 | 130 | 648年,第十三 | 该书记载的历史上起于东汉末年司马懿(生卒:179-251)早年,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废晋帝自立,以宋代晋。同时还以“载记”形式,记述了十六国政权的状况。《三国志》有“纪”与“传”而无“志”。而《晋书》中的志,多从三国时期写起。关于曹魏屯田、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经营西北,及晋朝占田制多有着墨。《食货志》(是中国[纪传体史书中专述经济史的篇名)讲东汉、三国时代的经济发展,可补《后汉书》、《三国志》之不足。 |
6 | 宋书 | 南梁·沈约 | 100 | 488年,第五 | 是一部记述南朝刘宋一代近60年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公元420年-公元479年),篇幅大,一个重要原因是很注意为豪门士族立传。 |
7 | 南齐书 | 南梁·萧子显 | 59 | 514年,第六 | 书中记述了南朝萧齐王朝自齐高帝建元元年(公元479年)至齐和帝中兴二年(公元502年),共23年史事,是现存关于南齐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 |
8 | 梁书 | 唐·姚思廉 | 56 | 636年,并列第八 | 它主要记述了南朝萧齐末年的政治和萧梁皇朝(公元502年—557年)50余年的史事。 |
9 | 陈书 | 唐·姚思廉 | 36 | 636年,并列第八 | 记载自陈武帝陈霸先(公元557年)即位至陈后主陈叔宝(公元589年)亡国前后33年间的史实。 |
10 | 魏书 | 北齐·魏收 | 114 | 554年,第七 | 记述了中国北方鲜卑族拓跋部从四世纪末叶至六世纪中叶(即北魏道武帝(公元386年)至东魏孝静帝(公元550年))的历史,内容涉及到它的发展兴盛、统一北方、实现封建化和门阀化的过程,以及北魏、东魏与南朝宋、齐、梁三朝关系的历史 |
11 | 北齐书 | 唐·李百药 | 50 | 636年,并列第八 | 记载上起北魏分裂前十年左右(公元524年),接续北魏分裂、东魏立国、北齐取代东魏,下迄北齐亡国(公元577年),前后50余年史实,而以记载北齐历史为主。 |
12 | 周书 | 唐·令狐德棻等 | 50 | 636年,并列第八 | 记载了北朝宇文氏建立的周朝(557—581)的纪传体史书。 |
13 | 隋书 | 唐·魏徵等 | 85 | 636年,并列第八 | 记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至隋恭帝义宁二年(618年)共38年历史(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说的就是隋书)。隋书保存了南北朝以来大量的典章制度为后人研究隋代以及前几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包括礼仪、音乐、律历、天文、五行、食货、刑法、百官、地理、经籍等十志。叙述了自汉至隋凡六百年中国书籍之存亡、学术之演变,是对中国古代书籍和学术史的第二次总结,也是对中国学术文化史的一大贡献。 |
14 | 南史 | 唐·李延寿 | 80 | 659年,并列第十四 | 《南史》以《宋书》、《南齐书》、《梁书》及《陈书》为蓝本,共566卷,又参考“杂史”千余卷,删繁就简,事增文省。记载了上起宋武帝刘裕永初元年(420年),下迄陈后主陈叔宝祯明三年(589年),南朝宋,齐,梁,陈四国近170年历史。 |
15 | 北史 | 唐·李延寿 | 100 | 659年,并列第十四 | 是汇合并删节记载北朝历史的《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而编成的纪传体史书,记述从北魏登国元年(公元386年)到隋义宁二年(公元618年)的历史。 |
16 | 旧唐书 | 后晋·刘昫等 | 200 | 945年,第十六 | 记载了唐代唐高祖李渊称帝(公元618年)到天祐四年(公元907年)朱温逼哀帝禅位,唐朝至此灭亡。 |
17 | 新唐书 | 北宋·欧阳修、宋祁 | 225 | 1060年,第十八 | 宋仁宗认为《旧唐书》“纪次无法,详略失中,文采不明,事实零落”,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下诏重修。在体例上第一次写出了《兵志》,系统论述唐代府兵等军事制度。 |
18 | 旧五代史 | 北宋·薛居正等 | 150 | 974年,第十七 | 原名是《五代史》,也称《梁唐晋汉周书》,记载了从公元907年朱温代唐称帝到公元960年北宋王朝建立近53年的历史,中原地区相继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五代王朝,中原以外存在过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前蜀、后蜀、南平、北汉等十个小国,周边地区还有契丹、吐蕃、渤海、党项、南诏、于阗、东丹等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习惯上称之为“五代十国”。 |
19 | 新五代史 | 北宋·欧阳修 | 74 | 1072年,第十九 | 记载了自后梁开平元年(907年)至后周显德七年(960年)共53年的历史。《新五代史》撰写时,增加了《旧五代史》所未能见到的史料,如《五代会要》、《五代史补》等,因此内容更加详实。但《新五代史》对旧”志”部分大加繁削,则不足为训,故史料价值比《旧五代史》要略逊一筹。《新五代史》是唐宋以后唯一的一部私修正史。五代:907年-960年,十国:902年-979年。 |
20 | 宋史 | 元·脱脱等 | 496 | 1345年,第二十二 | 记述了从北宋太祖赵匡胤建隆元年(960年)至南宋赵昺祥兴二年(1279年)共319年的历史。 |
21 | 辽史 | 元·脱脱等 | 116 | 1344年,并列第二十 | 记载上自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下至辽天祚帝耶律延禧的辽朝历史(907年 |
22 | 金史 | 元·脱脱等 | 135 | 1344年,并列第二十 | 记载了上起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出生(1068年),下至金哀宗天兴三年(1234年)蒙古灭金,共166年的历史。 |
23 | 元史 | 明·宋濂、王袆等 | 210 | 1370年,第二十三 | 记载了上起元太祖铁木真(成吉思汗)(1206年),下讫元顺帝之死(1370年),共165年的历史。这比元朝历时89年(从1279年忽必烈入主中国到1368年元朝灭亡),前后都延长了一些。《新元史》为订补《元史》而作,全书记事上起元太祖元年(1206年),下讫元顺帝子昭宗八年(1378年),共173年的历史。 |
24 | 明史 | 清·张廷玉、万斯同等 | 332 | 1739年,第二十四 | 记载了自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明思宗朱由检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二百七十六年的历史 |
二 朝国代
先梳理一个概念,朝、国、代三者之间的关系
1 | 朝:面对的意思,有政府和政权的概念,在史学的语言中,特指继承中原王朝法统的中央政权。自古以来称为朝的只有12个:夏商周秦汉晋隋唐宋元 明清。(王莽和武则天政权属于汉唐) |
重点解释一下代:王莽的新朝、武则天的周朝,都是篡位的,所以改国号是有法统的,因此是可以称为朝的,但是他们的朝是前朝法统,因为改朝没有换代,所以这也是都把他们认为是汉和唐中间的一个政权。也就是说新朝和周朝称呼朝美问题,但是不能称为代。这是改朝没换代的例子,还有换代没改朝的情况,比如秦汉之间的“楚”,因为西楚没有继承法统。
三 中国朝代时间表
注1:夏商周时间参考中国的文化工程:《夏商周断代工程》,该工程背景:中华文明有明确纪年的历史迄于西周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此前夏商周各王的名字虽记载于《史记》,但相关年表中没有具体在位的年代,这种状况被称为“有世无年”,成为中华文明史的一大缺陷。从西汉晚期的[刘歆]开始,不少学者对共和元年以前中国历史的年代进行了推算和研究,但局限性明显。
注2:战国时代的开始时间有6种说法,本文采用韩赵魏三家分晋的时间点的说法。
注3: 中国境内建都的汉人政权,属于中国政权,势力强者可朝代。中国境内建都的异族政权,属于边疆政权,入主中原可朝代。
注4: 前后两个朝代可以有并列时期,不应一刀切。
注5: 建国以称帝为始,虽然称帝不代表进入某朝,且称王不代表政权开始年,称帝才是(也有文章以称王为开始年,不作争辩)。如:曹操(219年去世) 208年基本统一北方,213年封王,220年文帝曹丕称帝代汉,刘备 219年封王,221年称帝,孙权 222年称王,229年称帝。例外:16国的成汉,李雄304年称王,306年称帝,这种割据政权以称王为开始年。
注6: 五胡十六国。五胡:匈奴,羌(qiang),鲜卑,氐(di),羯(jie)。(匈奴 抢 鲜卑 的 姐),西晋灭亡后,东晋只剩南方一半,北方被五胡接盘,他们在北方建立各种国家,前后拿的出手的有16个。实际16国起于西晋的304年(八王之乱)。
注7: 南北朝和东晋16国的分界线,420年刘裕代晋创立南朝宋为始,止于589年隋灭南朝陈。《晋书》奉南北朝共为正统,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奉南朝为正统。
政权 | 开始年 | 结束年 | 开国者 | 亡国/迭代者 |
---|---|---|---|---|
夏 | 约公元前2070年 | 约公元前1600年 | 禹 | 桀 |
前商 | 约公元前1600年 | 约公元前1300年 | 汤 | 盘庚(迁殷前) |
后商 | 约公元前1300年 | 约公元前1046年 | 盘庚(迁殷后) | 帝辛:纣 |
西周 | 约公元前1046年 | 前771年 | 周武王:姬发 | 周幽王 |
东周 | 公元前770年 | 公元前256年 | 周平王:姬宜臼 | 周赧王:姬延 |
春秋:公元前770年 | 春秋:公元前453年 | |||
战国:公元前453年 | 战国:公元前221 | |||
秦 | 公元前221年 | 公元前207年 | 嬴政 | 胡亥 |
西楚:公元前206年 | 西楚:公元前202年 | 项羽 | 项羽 | |
西汉 | 公元前202年 | 公元8年 | 汉高祖:刘邦 | 刘婴 |
新朝:公元9年 | 新朝:公元23年 | 王莽 | 王莽 | |
玄汉:公元23年 | 玄汉:公元25年 | 刘玄 | 刘玄 | |
东汉 | 公元25年 | 公元220年 | 光武:刘秀 | 孝献皇帝:刘协 |
曹魏:公元220年 | 曹魏:公元266年 | 曹丕 | 曹奂 | |
季汉:公元221年 | 季汉:公元263年 | 刘备 | 刘禅 | |
东吴:公元229年 | 东吴:公元280年 | 孙权 | 孙皓 | |
西晋 | 公元266年 | 公元317年 | 武帝:司马炎 | 愍帝:司马邺 |
(16国)前赵:公元304年 | 前赵:公元329年 | 匈奴贵族:刘渊 | 汉赵摄政太子(未称帝):刘熙 | |
(16国)成汉(四川):公元304年 | 成汉:公元347年 | 氐族:李雄 | 范贲 | |
东晋 | 公元317年 | 公元420年 | 晋元帝:司马睿 | 晋恭帝:司马德文 |
(16国)前凉:公元318年 | 前凉:公元376年 | 汉族:张轨 | 张天锡 | |
(16国)后赵:公元319年 | 后赵:公元351年 | 羯族:石勒 | 石祗 | |
(16国)北凉:公元397年 | 北凉:公元460年 | 汉族:段业 | 匈奴族:沮渠安周 | |
(16国)西凉:公元400年 | 西凉:公元421年 | 李广后裔(汉族):李暠 | 李恂 | |
(16国)后凉:公元386年 | 后凉:公元403年 | 氐族:吕光 | 吕隆 | |
(16国)南凉:公元397年 | 南凉:公元414年 | 鲜卑族:秃发乌孤 | 秃发傉檀 | |
(16国)前燕:公元337年 | 前燕:公元370年 | 鲜卑族:慕容皝(huang) | 慕容暐(wěi) | |
(16国)后燕:公元384年 | 后燕:公元407年 | 鲜卑族:慕容垂 | 慕容熙 | |
(16国)南燕:公元398年 | 南燕:公元410年 | 鲜卑族:慕容德 | 慕容超 | |
(16国)北燕:公元407年 | 北燕:公元436年 | 鲜卑族:慕容云 | 冯弘 | |
(16国)大夏:公元407年 | 大夏:公元431年 | 匈奴:赫连勃勃 | 赫连定 | |
(16国)前秦(其中最强曾短暂统一北方):公元351年 | 前秦:公元394年 | 氐族:苻健 | 苻崇 | |
(16国)西秦:公元385年~400年 | 西秦:公元409~431年 | 鲜卑族:乞伏国仁 | 乞伏暮末 | |
(16国)后秦:公元384年 | 后秦:公元417年 | 羌族:姚苌 | 姚泓 | |
南北朝 | 南朝宋:公元420年 | 南朝宋:公元479年 | 汉族:刘裕 | 汉族:刘准 |
南朝齐:公元479年 | 南朝齐:公元502年 | 汉族:萧道成 | 汉族:萧宝融 | |
南朝梁:公元502年 | 南朝梁:公元557年 | 汉族:萧衍 | 汉族:萧方智 | |
南朝陈:公元557年 | 南朝陈:公元589年 | 汉族:陈霸先 | 汉族:陈叔宝 | |
(北朝)北魏:公元386年 | 北魏:公元534年 | 鲜卑:拓跋珪 | 鲜卑:元修(孝文帝改革:率王族改为汉字单姓“元”) | |
(北朝)东魏:534年 | 东魏:公元550年 | 鲜卑:元善见(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 | 鲜卑:元善见(1帝) | |
(北朝)西魏:公元535年 | 西魏:公元556年 | 鲜卑:元宝炬(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 | 鲜卑:拓跋廓(元廓恢复拓跋本姓) | |
(北朝)北齐:公元550年 | 北齐:公元577年 | 鲜卑化汉人:高洋(北齐取代东魏) | 高恒 | |
(北朝)北周:公元557年 | 北周:公元581年 | 鲜卑:宇文觉(北周取代西魏,北周灭北齐) | 鲜卑:宇文阐 | |
隋朝 | 公元581年(北周静帝禅让于丞相杨坚,北周覆亡) | 公元618年 | 汉族:杨坚 | 汉族:杨侗(dong) |
唐朝 | 公元618年 | 公元907年 | 汉族:李渊 | 汉族:李柷 (chù) |
武周:公元690年 | 武周:公元705年 | 汉族:武曌[zhào](武则天) | 汉族:武曌[zhào](武则天) | |
五代十国 | 统:公元907年 / 五代:公元907年 / 十国:公元902年 | 统:公元979年 / 五代:公元960年 / 十国:公元979年 | 这一称谓出自《新五代史》,是对五代(907年-960年)与十国(902年-979年 )的合称 | 这五个定都于中原地区的政权,被合称为“五代”。 |
(五代)后梁:公元907年 | 后梁:公元923年 | 汉族:朱晃(本名:朱温) | 汉族:朱友贞 | |
(五代)后唐:公元923年 | 后唐:公元936年 | 沙陀族:李存勖(xu) | 沙陀族:李从珂 | |
(五代)后晋:公元936年 | 后晋:公元947年 | 石敬瑭 | 石重贵 | |
(五代)后汉:公元947年 | 后汉:公元950年 | 沙陀族:刘知远 | 沙陀族:刘承祐 | |
(五代)后周:公元951年 | 后周:公元960年 | 汉族:郭威 | 汉族:柴宗训(其父柴荣是郭威养子) | |
十国 | 与五代几乎同时存在的十个相对较小的割据政权的统称。其中南方有九个,即南吴、南唐、吴越、南楚、前蜀、后蜀、南汉、南平、闽国。北方一个为北汉。 | |||
北宋 | 公元960年 | 公元1127年 | 赵匡胤 | 赵桓(huan)(灭于金) |
南宋 | 公元1127年 | 公元1279年 | 赵构 | 赵昺(bing)(灭于元) |
辽,金,夏,大理,大蒙古国 | 辽朝:公元907年 | 公元1125年 | 契丹族:耶律阿保机 | 契丹族:耶律延禧(灭于金) |
金朝:公元1115年 | 公元1234年 | 女真族:完颜阿骨打 | 女真族:完颜承麟(灭于大蒙古国) | |
西夏:公元1038年 | 公元1227年 | 党项族:李继迁(汉名) | 党项族:李睍(xian)(灭于大蒙古国) | |
大理(分前后大理):(前大理)公元937年(后大理)公元1096年 | (前大理)公元1094年(后大理)公元1254年 | 白族:段思平 | 白族:段兴智(灭于大蒙古国) | |
大蒙古国:公元1206年 | 公元1271年 | 蒙古族:铁木真(1162年-1227年)(在1259年蒙哥汗去世时,大蒙古国已占据包括等漠北、华北、东北、西藏、西域、中亚、西亚、东欧在内的辽阔地域。) | 蒙古族:孛儿只斤·忽必烈(忽必烈定国号为“大元”,作为汉文的国号“大蒙古国”被废弃,且大蒙古国在阿里不哥与忽必烈的汗位之争走向分裂后,分为元朝和四大汗国) | |
元朝 | 公元1271年 | 公元1368年 | 蒙古族:孛儿只斤·忽必烈(成吉思汗(铁木真)的孙子) | 蒙古族:孛(bo)儿只斤·妥(tuo)懽(huan)帖睦(mu)尔 |
明朝 | 公元1368年 | 公元1644年 | 汉族:朱元璋 | 汉族:朱由检(崇祯) |
清朝 | 公元1636年 | 公元1912年 | 女真族(今称满族):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 女真族(今称满族):爱新觉罗·溥仪 |
三 无地理不历史
这句话不是说没有地理就没有历史,而是很多历史事件是地理现象的一种,脱离了地理空间有些历史事件是很难理解的。如:秦据函谷关而守六国,为啥守着函谷关就可以守着六国?为啥从汉中还定关中自古就成功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这一次呢?东汉诸葛亮五次北伐为啥就还定不了关中呢?为啥自古守江必守淮?为啥襄阳在古代军事中的地理位置如此重要?为啥失街亭后诸葛只能退军?……以上问题如果没有深厚的地理知识你就理解不了其中的内在。
附上中国地形图以供参考:
四 战争打的就是后勤
中国古代就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说法,打仗就是打后勤。